湘潭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系列之德国汉学家谈翻译——记顾彬教授系列讲座

来源:新葡的京集团8814 发布时间:2022-11-20浏览次数:

  1028日至1118日,著名汉学家,翻译家,作家,德国波恩大学终身教授,汕头大学讲席教授,德国翻译家协会及德国作家协会成员顾彬(Wolfgang Kubin)应邀为新葡的京集团8814师生授课。该课程系列属于 “湘潭大学研究生海外优质课程”项目的一部分。该项目旨在进一步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深化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加快研究生培养国际化进程。

  系列讲座分别以《翻译与了解—略谈为什么搞翻译是搞哲学》、《译本属于谁—略谈为什么翻译不是一个人的著作》和《重视译者—翻译与社会的进步》为题分三次进行,采用线上方式。学院全体硕士生和部分兄弟院校师生全程参与学习。

 在《翻译与了解:略谈为什么搞翻译是搞哲学》为主题的讲座中,顾彬教授与同学们分享了自己的讲学经历,并谈及自己进行翻译工作时的一些感悟。在提及为何他会把翻译理论跟哲学联系起来时,他表示这与自己的学习经历有关。在学习过程中,他发现翻译与理解和阐释有密切关系。讲座中提到了两个重要人物: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没有理解就没有翻译”,为什么翻译会跟理解有关?这跟六十年代出现的哲学新兴学科阐释学的出现密切相关。顾彬教授以自己在翻译《论语》中“人”这一概念时并未将其理解为“普通人”而是“贵族”为例,向我们展示了“阐释”的具体过程。在翻译时我们要摒弃“逐字翻译”的错误观念,应该对每一个字每一个词在理解了解的基础上进行深层的“挖掘”。

  但德国当代哲学告诉我们,一个作家一部作品的意义不可能被译者完全翻译出来。因为译者究其一生都无法理解了解一部作品想表达的原意是什么。一方面是受译者知识和分析方法的限制;另一方面,可能作者本人也并不十分清楚自己在创作时想表达的意思。在这种原文含义模棱两可的情况下,我们应该追求译文还是原文?一本书真正只属于作者吗?在第二次讲座顾彬教授对上述疑问进行了解答。

  在我们的固有观念里,译者常常是“隐身”的,译本也毫无疑问地从属于原作。现实也是如此,如果译本成功的话,也是原作者获得成功,而不是译者获得成功。所有人都会赞美作者,不会歌颂译者,译者仿佛总是次要的。但顾彬教授却认为,每一种翻译版本都应当是独立的。在译者及出版社对原文本进行多次修改后,而这通常让译文更加“偏离”原文。顾彬教授根据他翻译德文版《北岛诗集》的真实经历认为,在译者翻译完成后,出版社往往还会给出相关建议。因此在回答译本属于谁这一问题时,我们不能仅仅考虑作者,更要考虑到译者,出版社等其他因素。

 在第三次讲座中,顾彬教授首先谈及的是译者的地位问题。他认为,在中国译者似乎向来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这一点值得人们反思。在一些中国作家看来,语言似乎只是一种工具。而在德国,这一情况却恰恰相反,德国重视译者。在德国作家常常是译者,译者也常常被看作是作家。在讨论翻译的重要性这一问题时,他表示,没有翻译工作,这个世界不可能存在交流。英国在十八世纪能迅速扩张,成为“日不落帝国”与英国在此之前进行大量翻译是相关的。由此可见,社会进步离不开翻译,翻译也不应该只是一种工具。

 顾彬教授通过三次讲座与大家分享了他几十年的翻译心得与翻译技巧,整个讲座内容丰富而充实,意义深远。他为同学们的翻译研究与实践提供了许多新视角。在问答环节,各位老师同学踊跃提问,顾彬教授对每个问题进行了耐心解答,并表示希望日后有机会到我校进行交流。系列讲座不仅让师生们近距离感受到了国际知名学者顾彬教授渊博的学识和流利的汉语,而且也引发了大家对翻译及相关问题进一步的思考。